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,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。从一位宫中才人,到最终登上帝位独揽大权,武则天的升迁之路和她所经历的种种,构成了她非凡而复杂的人生。与许多帝王不同,武则天并没有将自己的过往详细记载,她并未要求史官专门撰写传记,而是用一块无字碑来留给后人自行评价,这一举动无疑展示了她的智慧与深思熟虑。此外,武则天不仅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,还创造了18个新字,其中17个已经废除,但有一个字依然流传,却没有人敢使用。接下来,我们将逐一探讨她的这一切。
武则天的登位之路并不顺畅,尤其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,作为女性想要在政治舞台上脱颖而出几乎是不可能的。然而,武则天凭借着与唐高宗李治的关系,在李治生病期间,她巧妙地掌握了朝政大权。她以百姓福祉为己任,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政策,这使得李治渐渐信任她,将更多的权力交给她。但正是这种权力的逐渐集中,引起了朝中许多老臣和李唐宗室的不满,甚至恐慌。
展开剩余70%自古以来,女性篡权总是被视为一种威胁,因此,许多人认为武则天的掌权会危及大唐江山的稳固。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,武则天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。她在初登帝位时,不仅清洗了朝中的一些反对派,还大肆打压了李唐王室的成员。这些举动虽然帮助她稳住了权力,但也使得她的统治变得极为不稳,许多隐蔽的反对势力仍在暗中蠢蠢欲动。
古代的掌权方式有许多种,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通过军权或舆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。由于武则天并没有军权,她便把目光投向了舆论的控制。为了增强自己的影响力,她开始了“造字”的计划。古人认为文字拥有极大的力量,能够承载和记录历史,也因此具备神秘的属性。尤其是仓颉造字时,曾有传言说“牛鬼蛇神为之哭泣”,显然人们对文字的敬畏早已深入骨髓。
为了通过文字来引导舆论、巩固自己的政权,武则天在位期间创制了12个新字,这些字包括“初、载、臣、君、日、月、年、天、星、地、照、正”等。这些字后来广泛用于发布圣旨,具有极高的权威性,体现了她权力的象征。武则天的造字不仅仅是为了政治需要,还蕴含了她对权力的掌控和对未来的远见。
之后,武则天又创造了另外6个字:“授、人、月、国、证、圣”,合计18个字。由于这些字的政治色彩过于明显,民间的使用频率并不高,且它们的流传时间相对较短。然而,唯一留存下来并仍然存在的字是“曌”。这个字至今流传,但却没有人敢使用,究竟为什么?
“曌”字被认为是武则天的“专属”,其构造一日一月一空,象征着太阳和月亮共挂天空,这给人一种“二圣临朝”的感觉,几乎成了她个人权力的象征。可以想象,这个字在当时给人带来的震慑和压迫感。而在当时的男性主导社会,这种权力象征显然会引起极大的不适与反感,因此它在民间广泛流传,但却没人敢轻易使用。
此外,另有一种解释认为,“曌”字被视为不祥的象征,尤其是在当时一个女性掌控大权的时代背景下,许多人将这个字与女性执政的现象联系在一起,认为这是一种不合常理的事物,因此对其产生了种种负面解读。从现代的角度来看,这个字并没有什么不祥的寓意,所谓的“不祥”也只是一些历史上不满武则天统治的人的杜撰。然而,时至今日,这个字依然未能被广泛接受和使用,成为了武则天政治权力的象征之一。
总的来说,武则天通过“造字”来增强她的统治力和话语权,虽然大多数字已被历史淘汰,但“曌”字依然承载着她特殊的政治象征,尽管无人敢用,这也显示出她在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与权力。对于这一切,你怎么看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安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