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7年12月3日,上海街头飘扬着密密麻麻的太阳旗,整个街道被严密封锁。街上的上海市民被日军强行驱赶到马路两旁,颤抖着身体,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奈。这个日子,是日军庆祝占领上海的重要纪念日,同时也是日本驻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晋升的日子。
只见松井石根由一队护卫紧紧包围,缓缓出现在街头。他脸上挂着一抹诡异的笑容,不时向围观的人群挥手示意,仿佛在炫耀自己的权势。突然,人群中一抹年轻的身影猛然窜出,他迅速从衣服里掏出一颗手榴弹,拉开引线,用尽全身力气将手榴弹朝松井石根投掷。
“砰”的一声巨响响彻街头,瞬间浓烟滚滚,现场所有人都捂住耳朵,蜷缩在地上。松井石根顿时被烟雾笼罩,刚掏出第二颗手榴弹准备再投时,身旁的日军迅速扑上前将他摁倒。这个勇敢刺杀日本军官的青年到底是谁?他的行动是否成功?他与日军严禁公开的照片有什么关联?
今天,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抗日民族英雄——孙景浩。
展开剩余86%1937年8月15日,淞沪会战爆发,战火全面蔓延。当天,松井石根正式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,自此,他对中国百姓张开了血盆大口,残暴行径一发不可收拾。东京的欢送会上,松井石根信心满满地宣布:“这次行动,无论如何,我一定要攻占南京。”他心怀更大的阴谋。
没错,正是这位松井石根,策划并主导了南京大屠杀。抵达中国后,他迅速投入淞沪会战,但因兵力不足,多次催促日本总部从各地调集兵力,最终凑齐28万大军。三个月后,他以四万日军伤亡为代价,笑着攻入上海。
进入上海后,松井石根展现出残酷狰狞的面目,下令日军烧杀抢掠,肆无忌惮地残害百姓,尤其对那些杀害中国平民最多的士兵大加嘉奖。他更放纵部下使用毒气战,残忍地折磨抗日军民。那时,上海百姓生灵涂炭,孙景浩和他的父母也难逃厄运。
孙景浩是一家出版社的排版工,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店,一家三口原本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。然而,随着松井石根军队的入侵,这一切被彻底打破。一天早晨,孙景浩像往常一样早早去上班,父母也照常开门做生意。傍晚时分,日军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小店前,二话不说便开始抢劫,甚至挥枪砸毁店铺。
孙景浩的父母试图上前理论,却还没开口就被日军连开两枪,瞬间倒在血泊中。孙景浩恰巧下班回家,眼见这一惨状,愤怒的火焰瞬间燃烧起来。正当他冲出去报复时,被朋友一把拽住。尽管如此,这份深重的仇恨在他心中扎根,愈演愈烈。
每当看到日军在街头肆意抢杀,孙景浩都恨自己太过弱小,无法将敌人驱逐出中国。他咬紧牙关,默默发誓要报仇雪恨。就在他意志消沉之际,刺杀松井石根的机会终于到来。
眼见日本军队暴行无度,组织领导终于按捺不住怒火,拍案而起,严肃地说:“必须让松井石根付出血的代价,刺杀他!”但转念又道:“可派谁去呢?”
确实,选人极其关键。日本人的严密侦察让组织成员无一幸免,名单早已暴露。要寻找外人,不仅必须绝对忠诚,还需对日军怀有深仇大恨。经过多方筛选,孙景浩进入视线。
组织对孙景浩进行秘密观察,确认其坚定与忠诚。一天,他被带到领导面前,领导详细讲述刺杀计划。孙景浩毫不犹豫地站起身,连声应承。
领导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你明白这次任务的危险吗?很可能凶多吉少。”孙景浩目光坚定,铿锵有力地答道:“我明白。能用我的生命换取松井石根的命,换百姓免受苦难,作为中国人,这是我的使命,无怨无悔。”
于是,孙景浩被选为刺杀者,行动定在松井石根升职的当天。大家精心筹划刺杀细节,确保万无一失。
当天,孙景浩在同志掩护下混入庆典人群。当松井石根现身,众人目光聚焦于他时,一名同志悄悄将手榴弹塞入孙景浩手中。他将两颗手榴弹藏好,继续向前行进。
正如开头所述,孙景浩投掷手榴弹瞬间,护卫奋力推开松井石根,爆炸炸伤三名护卫,但松井石根仅受轻伤。紧接着,日军扑倒孙景浩,枪声响起,子弹击中他的身体。
害怕他身上藏有更多爆炸物,日军在确认孙景浩已无气息后,仍粗暴扒开衣物搜身。现场的这残酷一幕被日本记者拍下,但因怕影响日军形象,照片遭到严格封锁,并盖上“不许可”印章。照片上,“犯人”二字赫然清晰,而英勇的孙景浩终生未闭眼,松井石根也死不瞑目。
十一年后,孙景浩终于得以安息。俗话说,善恶终有报。1948年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抗日战争结束。松井石根这一恶魔,也终于受到了正义的审判。
同年11月,他被推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,法官庄严宣判其为甲级战犯,判处绞刑。12月,松井石根被执行死刑,迎来末日。
这段被尘封的历史,直到1977年,反战艺术家殷占堂先生将其发掘公开,孙景浩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。
孙景浩,这位平民英雄,用生命诠释了中国男子汉的血性。在国家和民族最危急时刻,他挺身而出执行任务,勇敢投掷手榴弹,面对死亡毫无畏惧。这份无愧于父母,无愧于国家的精神,令他成为真正的民族英雄,值得世人永远敬仰。
关注@文史斋,与您一起重温更多经典历史故事,感悟人生智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安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